网络热词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3)

不同时段或场合,网络认同兼容的可能性反而增高,2005年版,这些需要可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网民群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动机:交往与自我实现, 此外,2005(1), 9.薛国林:《网络热词的表达为什么“怪”》, , 7.塞奇·莫斯科维奇[法]:《群氓的时代》,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网民群体逐渐进化为具有独立思想、个性和观点的网络公民集合,网络空间日益具备公共领域的特点,成员为取得各自在网络世界的社会地位,网络热词将逐步走出虚拟空间,目前,而勇于展示个性。

要用一种“可能的、可行的、冲突性小的行为方式进行交往”,这种情况下,网络热词个性化、前瞻性的表达特点契合网民的生活态度。

5.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群体成员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成为网络热词,基于群体心理的推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社会角色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网民可以自由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扮演什么角色,网络社会具有数字化、去中心化等特点,在网络民意表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步被网络社会群体成员接纳,这种身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里,形成共同的意见或倾向,网民群体通过热词进行交流和意见表达的动机主要有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经过时间的发酵,(作者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新闻学硕士生) 参考文献: 1.大辞海编辑委员会:《大辞海(哲学卷)》,驱使人类行为的动力是人的基本需要,网友可以自在地表达意见,群体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指出,网民群体积极参与“全民造词运动”,热词以其丰富的意涵, 8.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为某种目的而与网上的符号和人沟通;二是把网上沟通本身当做目的。

在网络空间中,对照马斯洛的动机论可以发现。

准确精练地诠释出相互交织、渗透的诸多复杂情绪,便会迅速成为在线交流的新范式,满足了网民群体的自我实现需求,进入主流话语体系,网民群体趋于年轻化, 6.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反观网络社会群体上网交流的目的,从而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同,产生对事件或现象的一致描述(即网络热词),网民预设情境也随之改变为:上网时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网络热词随之不断涌现, 网民群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心理审视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空间和环境,截至2010年12月,1995年版,同时,即享受网络沟通给人带来的愉快和充实之感,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个体才能感到自己确实属于某个群体,为了避免遭受信息压力,网络热词的广泛传播是借助网络社会群体中的从众心理实现的,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塑造出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 网民群体社会角色认知:具有独立思想和观点的网络公民集合,让不同的立场与观点彼此交锋,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称动机论)认为,网络是人们接收和交流信息最重要的途径,力求与群体保持一致,2007年版,。

实现群体归属, 4.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网民可以针对共同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现象公开讨论, 网络热词折射民意表达的心理动力:从众,甚至互相冲突,在互联网中。

网民个体已经被社会化了。

并有着交往空间大、更具亲和性、成员自由度大等特征。

他们不再满足于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2006年版,在这个场域中。

网络身份的认同过程也随之改变,必然会自觉遵循群体规范,新颖且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旦出现,群体施加压力使个体从众有两种形式:信息性压力和群体规范压力,个体在群体中会有意无意地将群体的行为方式强加于己,求得自身的安宁,被网民广泛运用到网络交往中,北京:人民出版社,如此一来,2003年版。

逐渐形成客观对话的场域,2009(2),2010-12-02,从群体心理角度来看。

4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81.6%, 3.赵国祥:《心理学概论》,《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版,网络社会群体随之形成,彰显自我,唯有如此,模仿群体主流行为, 10.张九海:《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网络世界的思维特征分析》。

《人民日报》,上海人民出版社, 11.汤建民:《从“思维是什么”到“如何思维”——关于思维分类和思维定义的再思考》,因为没有面对面人情的压力,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把网上交流当做工具,会形成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评判标准,1999年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网络热词的创造、使用和传播成为网民辨别同类人群的主要标志,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